新华鲜报|首次发现高能宇宙线新来源!“拉索”成果又上新
11月16日,“拉索”发布最新科学成果,表明由黑洞与伴星相互作用形成的微类星体是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可将宇宙线加速至“膝”及以上的高能量,为揭示黑洞在宇宙线起源中的作用提供重要观测证据。
11月16日,“拉索”发布最新科学成果,表明由黑洞与伴星相互作用形成的微类星体是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可将宇宙线加速至“膝”及以上的高能量,为揭示黑洞在宇宙线起源中的作用提供重要观测证据。
宇宙应该在所有方向上看起来大致相同——这是现代宇宙学的基本假设之一。然而,比勒费尔德大学天文学家Lukas Böhme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现,射电天空中存在一个顽固而一致的偶极模式,其强度远超标准宇宙学模型的预测。这一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的研究结果,以
天体物理学迎来历史性突破。芬兰图尔库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成功获得了两个超大质量黑洞相互环绕的首张射电图像,这一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重大发现为长达四十年的理论争议画下句号。位于类星体OJ287中心的这对黑洞,通过射电望远镜网络的超高分辨率观测,终于从理
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极其遥远的宇宙深处发现了一个打破物理定律常规的超大质量黑洞,其物质吞噬速度超过理论极限2.4倍。这一发现为解释宇宙早期如何在短时间内形成如此巨大的黑洞提供了关键证据,可能改写我们对宇宙演化历史的理解。
天文学家最近在距离地球92亿光年的深空中,发现了一个能颠覆人类宇宙认知的大家伙,一个直径13亿光年的环状星系集合体,他们给它起名叫“大环”。
宇宙深处,一个质量高达十亿倍太阳的黑洞,正以每年吞噬300到3000个太阳的恐怖速度疯狂“进食”,彻底打破了我们以往对宇宙巨兽生长速度的认知!
2025年9月17日,来自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成果,宣称太阳耀斑中粒子的温度可以达到超过6000万度。这一发现不仅比之前的预期高出6.5倍,还为科学界长达50年的“太阳耀斑谱线宽度”谜题提供了惊人的解决方案。
在天文台观测室里,小李盯着望远镜屏幕上跳动的类星体光谱图,眉头紧锁。那些原本应该规整排列的谱线,此刻像被风吹乱的琴弦,红移线更是歪得让人心生疑虑。“仅凭这些歪歪扭扭的线条,真能算出宇宙膨胀速率的变化吗?”他自言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